“我在雄安有个‘家’”
在雄安智慧党建平台建立★“云上数据库★”和“云上党组织”★★,打造以线上组织生活★★、培训班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载体★★,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更具灵活性、实效性。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流动党员党支部委员每人至少包联1名流动党员,开展帮带活动★,并经常谈心谈话,累计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200余个。以创造“雄安质量”为目标,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等形式,累计突破项目建设重点、难点问题100余个★★。广泛开展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作用发挥优、工程质量优、安全生产优★“三有三优”活动,累计创建20个“党建创优示范工地★★”★★★,以党建引领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标杆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常态化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我是党员我带头★★”等活动★★★,组织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回迁安置★★、城市治理、维护稳定等工作★★,40名党员分别获得政策法规宣传员、社会稳定信息员、化解矛盾调解员等称号★★★。定期组织党群工作部、公共服务局等相关部门深入基层一线,为流动党员提供教育咨询、就业信息、劳动纠纷处理、法律援助等服务,累计解决他们在就业★★★、租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500余个★★。
依托项目工地工友服务中心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站★★★,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通过发放《致流动党员的一封信》★★★,在电子屏播放宣传标语等,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依托雄安智慧党建平台,生成流动党员信息扫描登记二维码★★★,常态化开展“‘码★’上归队”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扫码登记★,向党组织报到★★★。在动态核查基础上,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明确专人定期更新维护,特别是紧盯项目开工、收尾前后,强化跟踪管理★★★。目前,已摸排流动党员近千人★,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
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牵头抓总★,成立项目建设一线流动党员党总支,并以雄安集团6个二级子公司★★★、4个片区指挥部为单位★★,成立10个流动党员党支部★,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党总支—建设单位/片区党支部—项目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将200余个项目工地全部纳入管理★★★。从新区党群工作部、新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等选配57名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作为党组织成员★,一体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近年来★,雄安新区探索以建强一个体系★、创新三大举措★、健全五项机制为主要内容的★★★“135”工作法,推进项目建设等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有形有效覆盖★,构建全链条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推动实现“流动党员 雄安有家★”。
今天的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数百个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数十万建设大军忙碌在工地一线,其中★★★,很多像赵振振一样的流动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已成为新区建设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报雄安讯 (通讯员 王强 李俊)★★“刚到工地★,项目党支部负责人就问我是不是党员★★,可以扫码‘归队’,参加支部活动,感觉一下就有了★‘家’★★★,很温暖也很自豪,想着一定要带头为项目多做贡献★★★。”在雄安新区大河片区项目工地,来自河南的流动党员赵振振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