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体系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近日召开的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近些年来★,各地各级党组织从严从实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效。本期《关注》版推出深度报道★★★,聚焦山东省青岛市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的实践★,敬请关注。
一直以来★,流动党员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来去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教育难适应★、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现象★★,青岛市落实“兜底纳管★★★、双向共管★★”机制★★★,在镇街、社区、产业园区等设立2104个★★“红帆支部★★★”,对流动党员进行兜底管理。
针对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方式过于单一、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青岛市委出台《关于开展高质量主题党日的指导意见(试行)》★★★,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成果,建立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长效机制★★,明确主题党日的主题要求、时间安排、组织方式、参加人员★★★、组织程序,化繁为简、归零为整,推动主题党日与“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有机衔接、联动开展★★、一体推进★★,达到了“形聚神合”的目的。
为解决主题党日开展不及时、不按时等问题,青岛市坚持★★“年初计划★★★、年底评估”,对组织生活进行闭环管理,建立定主题★、定时间★★★、定内容,抓过程、抓考勤★、抓纪实的工作机制★★,确保每次活动都有实质内容、取得实际效果。各区(市)各部门各单位从实际出发确定党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的时间,每月提前通过公开栏、微信群等方式向党员预告本月主题党日具体安排★★,设定“党建生物钟”★★。同时★,采取派员参加点评、随机抽查等方式建立巡听机制★★★,市、区(市)组织部门联合以★★★“四不两直”方式每月到基层列席组织生活,对存在问题现场反馈。
山东省优秀员★、青岛市党代表王伦世(中)带头开展技术攻坚,指导村民进行蔬菜种植灾病防治。
构建“在岗离岗、网下网上、平时急时★★”全方位全覆盖的作用发挥机制★★★,组织引导党员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024年9月23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来自兄弟地市的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和“示范”村党组织书记正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等现身说法、畅谈治村经验★★。这是青岛市依托★★★“多元融合、分级分类★、开放共享”党员教育矩阵开展培训的一个缩影。青岛市横向整合红色教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党员培训阵地资源★★,纵向分级建设市级学院★、区(市)中心★★★、镇街党校★★、村(社区)夜校★★,线上搭建“青岛市党员教育资源库★”信息化平台,系统化打造教育阵地矩阵。
以系统化矩阵为支撑点★,青岛市创新★“市级重点培训★、区(市)普遍培训、基层党(工)委兜底培训”的联动培训机制,实现分级分类全域培训。依托在党员家门口设置的134所镇街党校★★★、8个省级示范校、143个“灯塔书屋”★★★,举办培训班3686期★★,培训党员51.59万名★★★。同时,依托商圈周边的网格党群服务站试点设置“党群夜校”,形成多维联动★、多元参与、多方受益的服务新矩阵。
通过严明管理责任、创新组织设置★★★、闭环实施问效等措施,构建标准严格、链条完善★★★、责任清晰的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精细管理机制
阵地问题解决了,青岛市又靶向攻关师资数量不足、能力欠缺、类型单一的问题★。出台《青岛市党员教育师资库管理办法》★★★,对各级师资来源★、条件和管理措施等进行明确,从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等人员中选聘150名市级师资,常态化开展“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
★★★“一子落”带动“满盘活”。通过抓实高质量主题党日,青岛市组建34支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总队,引导1540名外来流动党员加入“红色尖兵”等党员志愿服务队、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在基层治理一线亮身份、当先锋。同时★,在高德地图统一上线余场“创业沙龙”“红帆会客厅”等活动,实现流动有归属★、严管有纪律、学习有阵地★★★、服务有温度★★★。
整合全市各级阵地★★★、师资、内容资源,搭建信息化平台,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分类推进、全员覆盖的系统教育机制
在青岛市举办的系列“学榜样 促实干”交流分享活动中★★,民营企业家讲述发展经验★★★。
党员教育管理的落脚点在于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青岛市结合各领域党员实际★★,以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分类搭建平台载体、激活★★“神经末梢★★★”★,引导广大党员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从基础环节★、基本工作抓起,青岛市每半年开展1次主题党日落实情况排查★★,将每名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及表现纳入党员量化积分管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对无正当理由连续3个月不参加主题党日的党员,镇街组织委员或分管负责对其进行约谈★★。经批评教育★★、约谈仍未改正的,依据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进行处置。
除在职党员外★,青岛市还注重调动9万名离退休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让“银发力量★”有新作为。采取青老结对、以老带新的形式助力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指导建设★★“6020红色集结号”党建共享阵地,成立“银龄先锋★★★”网格行动队、★“银龄先锋党建指导团”★。鼓励引导退出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下沉新村担任,推动163名领导干部派驻服务★★。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青岛市健全“平急转换★★、应急动员”作用发挥机制★★★,让党员在大战大考中当好群众的“主心骨”★。2020年以来,1093名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优秀的党员被表扬表彰★★★,71名表现突出的积极分子被优先发展入党。
青岛市引导外卖送餐员中的流动党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和志愿者,在送餐途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社区反映。
线下整合资源矩阵★★★,线上搭建共享平台。青岛市通过横向整合★★、纵向贯通、信息共享,打造多元融合★★、分级分类、开放共享的党员教育矩阵★★★。针对党员教育内容零碎、施教不准★★、保障薄弱、机制不畅等问题,坚持数字赋能、开放共享,着力推动资源一体管理★、活动一键预约、阵地共用共享★★,精心打造“青岛市党员教育资源库”这个“中央厨房”,首批上线个主题党日菜单等资源信息,基层党务工作者通过手机端即可实现师资、阵地、活动和主题党日的线上预约“点单”。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青岛市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在居住地社区发挥作用,开展“靓党徽”行动★★,搭建灵活便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登记报到体系,已组织12.52万名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报到,分类组建7943个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9.92万次,帮助解决问题2.03万个★。
在2024年12月6日举办的青岛“网络盛典”中★,“红旗智援博士团”党员先锋队、党员马仁山在★★“好网民·在青岛”评选中脱颖而出,青岛★★“网红天团”党员代表现场接受访谈。拥有4000余万粉丝的★★“黑猫的黑”新媒体账号运营人周玟杉便是其中的一位★★。她通过全媒体矩阵传递着健康与活力,创建12个常态性的公益品牌项目★★★,被评为“青岛市优秀员”。
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80余万名党员和4万余个党组织,承载着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崂山国家实验室等国之重任。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山东省青岛市委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的意见》★★,以推进发展党员精准化★★★、党员教育系统化、党员管理精细化、作用发挥常态化、党务工作规范化为路径,聚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政治可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新时代党员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青岛市组织党员在重大科研任务和科技项目中“揭榜挂帅”、领题破题★★★,努力开展技术攻坚★★★。青岛机场集团围绕重点难点攻坚项目★,破除原有部门建制,建立跨部门协作的党员★★“集中小部队★★”机制,其智慧停车项目荣获★“全国智慧停车十佳机场★”。
在青岛市“靓党徽★★”行动中,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青岛市优秀员张大为(左)在“一窗式服务专区”党员先锋岗为群众提供服务★★★。
★“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活力源泉、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基础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底线要求,贯穿到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在各行各业树起一面面先锋旗帜,使全市80余万名党员汇聚形成★★★‘打头阵★★★、当先锋’的强大力量。★”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梁述军说。
青岛市着力推进党员队伍体系化建设,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刘明元 摄
徐泽坤是★★★“饿了么★★”平台的一名外卖送餐员,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老家★,一直没有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隐珠街道双珠路社区及时摸排并将他纳入“红帆支部”管理,让他与当地党员一样有机会参加高质量主题党日。“作为一名流动党员,能够和当地党员一起参加主题党日,感到很高兴。我主动认领了社区兼职网格员岗位★。”徐泽坤感到现在有了归属感★。
青啤集团激活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建立1名党员带领N名群众的★★“党员1+N”制度,推行“党员两维学习★★”★★“党员多做奉献”“党员早知先行”★★“党组织战前动员”四种机制,把党员有力地凝聚起来,成为全球首家食品饮料行业的“可持续灯塔工厂”,集团5年内净利润增长了2倍,平均每年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