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效

  集成推出关爱帮扶政策工具,制定关心新就业群体16条重点举措,切实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动员67.67万人加入工会组织,市级筹集资金为高危岗位群体购买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25万余份★。规范开展先进典型培育工作★,把新就业群体纳入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工匠”★★★、最美新就业群体等评选范围,提升新就业群体社会归属感和职业荣誉感。

  持续推进“两个覆盖”集中攻坚,整合部门力量进行数据比对★★★、开展排查摸底,研究制定在蓉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若干举措,深化成都都市圈跨区域流动党员协同共管机制,全面推广“蓉城先锋·智慧党建★★”系统流动党员应用场景,有效将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组织管理★★。

  新业态因网而兴、新就业群体因网而聚,要顺应群体特点做好引领带动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涉及领域宽,需要构建条块结合★★★、上下联动、有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结合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涉及新就业群体利益协调机制,依托成都12345热线和“亲清在线★★★”平台,常态化收集权益维护、行业治理等方面的集中诉求★★。推广★“对话书记★”“蓉漂咖啡”“企业服务日★★★”等有效载体,面对面听取意见建议★★★、解决实际问题。

  全面开放全市各级各类党群服务中心(站点),统筹建设“司机之家”★★★“暖蜂驿站”等新就业群体服务阵地,依托“天府市民云★”和“蓉城先锋”“平安成都”等智慧应用系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和日常生活等便利服务。

  健全完善市县“两新”工委、行业党委组织和工作架构,推动成立快递物流等专项工作组,定期召开“两新”工委全体会议进行调度研判★,做好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跟踪指导★。行业部门分工负责。研究制定加强重点行业党建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将“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职责写入部门“三定”规定★,累计建立互联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党委21个,健全行业党委工作运行和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等制度机制。

  研究制定企业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储备计划,引导建立党组织和管理层共学共商等机制,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创新工作室130余个,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实施“蓉城先锋·链群赋能”行动,探索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系统摸排新业态企业,指导平台企业推动加盟企业★、合作企业建立健全党组织。针对网约车司机随机流动、货车司机定点来回、快递员外卖员分片服务等不同特点组建党组织,推动组织网络向路线站点拓展延伸★★★。

  支持新就业群体党员担任市民观察员、专业观察员★★、网络观察员,在行风评议、产品体验★、服务测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市出租车协会、网约车协会联合发布客运出租车行业自律公约★★★,明确自律准则12条、奖惩规则60条,保障城市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健全城市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结合成都“智慧蓉城★”和“微网实格★★★”融合运行,实施产业园区、商务楼宇、专业市场党组织规范运行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对新业态企业分支机构、网点站点党组织的联系指导,联动解决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充分发挥市委党建办职能作用★★★,构建行业领域党建工作统筹协调机制,牵头制定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实施方案,纳入新兴领域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作为基层党建责任制和党务目标、绩效考核重要内容。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要紧盯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组织形态、群体活动方式的新变化★★,及时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纳入到组织中。

  落实星级认定、荣誉授予、回馈奖励等制度★,发动党员担任社区微网格员,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带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做好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情速递★★、群众服务、环境整治、舆情引导等工作★。成都市锦江区★★★“小牛哥·先锋车手”志愿服务队累计报告治理线余条★★,认领“爱心跑腿”等公益服务800余项★★★,帮助特殊困难群体2500余人次。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做实新就业群体的日常服务,是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有效抓手★★。

  推动顺丰★★、美团等企业区域总部、二级公司党组织关系实行属地管理,将新就业群体党员纳入各级党组织线下培训和网络专题培训整体安排。深化全市党员教育要素体系化建设成果运用,依托“学习强国”和“蓉城先锋”等学习平台★,线上线下灵活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

  当前★★,新兴领域迅速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新就业群体规模持续扩大★★★,习强调要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新就业群体。我们主动回应时代发展之变★、就业形态之变、群体活动之变★,一年聚焦一个重点行业★★★、一年狠抓一类重点群体★★★,特别是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完善“四大体系”★★,有效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够顺畅、党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党员不愿亮身份等难题,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持续深化拓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