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可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 将给股市带来什么影响?
邵科认为,对于银行理财公司而言★★,通过参与定增可以扩大投资渠道★★★,高质量地参与资本市场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客户带来更高的收益空间★★;推动业务创新,优化投研体系开发更多的权益类、混合类理财产品★★★,丰富产品体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需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理财公司需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有效应对权益类投资的市场风险★,确保资产配置符合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监管要求。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澎湃新闻表示★★,《方案》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也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但短期内不宜高估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数量★★★。2024年,风险等级为二级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8.66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为95.69%★★★,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偏好仍然较低,理财产品投资股票基金面临集中度要求等约束。但从长期看★★,理财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将有望稳步提升,理财资金将成为资本市场的源头活水之一。
据原中国银保监会2018年9月公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商业银行应当根据募集方式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公募理财产品和私募理财产品★★★。《办法》所称公募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理财产品;所称私募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的理财产品。
联合资信金融评级一部对澎湃新闻分析称★★,根据《办法》要求,银行公募理财产品资金无法直接投资上市公司股票或挂牌交易股票★★,主要通过投资公募基金的方式间接开展权益投资。本次《方案》允许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意味着银行理财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联合资信金融评级一部认为,本次《方案》为银行理财资金提供了新的投向,银行理财可以结合投资者需求与风险偏好,设立更多权益型、混合型理财产品★★★;这将使得银行理财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同时也将为风险偏好较高的客户带来更高收益。另一方面,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大量中长期资金投向资本市场★,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研究院银行业与综合经营团队主管邵科对澎湃新闻表示★,《方案》允许银行理财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将有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第一★★★,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更稳定的资金供给★★★,提升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质效,支持优质企业的发展★;第二★★★,有助于改善投资者结构、提高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强化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理念,减少短期投机行为,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第三,有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强投资者信心,给银行理财和资本市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第四,促进银行理财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金融体系的服务能力。
《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暂不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总行应当设立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理财业务实行集中统一经营管理。
1月22日,据证监会网站,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到★,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
据新华社报道,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1月1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9.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75%;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25亿个★,较年初增长9.88%★。2024年,全国共有179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08万只★★★,累计募集资金67★★★.31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股权等资产★,支持实体经济资金规模约21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