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集采新规来了!优化考核方式不搞“一刀切”
两部门10日发布《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的通知》,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和执行工作机制,确保中选药品和耗材进院★,同时明确优化考核方式,不搞“一刀切”★★。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让老百姓能买得到、用得上集采药品和耗材,是集采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知要求★,地方在各批次集采执行第3个月起开展排查梳理,督促医疗机构尽快完成进院工作。鼓励村卫生室、民营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参加集采,方便群众就近购买中选药品★。
医疗机构反映中选药品出现供应问题的,经地方医保部门核实后,该医疗机构采购备供企业药品可直接视作采购中选药品★,并享受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采购非中选药品的,相应的用量不计入集采执行情况考核范围★★★。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医疗机构采购备供企业的药品★★,以及价格低于中选药品且达到同等质量疗效的非中选药品或可替代药品,不纳入执行情况考核范围。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比如,因纳入国家和本省份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发生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指南药物推荐级别变化等,导致临床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医疗机构未完成中选药品约定采购量的★★,可不考核相关中选药品约定采购量完成情况。
对于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季节性用药等特殊品种,在考核合理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的同时,要把保障供应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完成约定采购量后,仍应按要求优先采购使用中选药品和耗材。未完成约定采购量或非中选药品和耗材采购比例超过规定要求的,相关品种视为考核不合格★★;同时,针对临床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短缺药、急抢救药和季节性用药等特殊品种优化考核,不搞“一刀切★★★”。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